水產養殖大棚應用
水產養殖溫室是一種利用溫室設施實現特種水產(如蟹、龜、鱉、魚等)快速養殖的生產模式,其核心在于調節水溫與空氣質量,通過人工控溫將自然生長周期由3-5年縮短至10-18個月,可以在不受季節和氣候限制的情況下,提供穩定的養殖環境,從而提高水產養殖的效益。水產養殖溫室分為室內溫室養殖與室外溫室養殖兩種模式,包括育苗養殖溫室、保種繁育溫室、工廠化養殖車間以及用于大面積養殖的室外簡易溫室等。室內溫室一般多以育苗與暫養為主,溫室面積小。室外溫室以養殖為主,面積一般都大于室內溫室,它是利用太陽能與加溫相結合的日光溫室,溫室的外觀及覆蓋材料和花卉養殖類溫室基本一樣,可根據具體養殖品種對光照、溫度的需求,選擇不同類型的溫室結構及覆蓋材料。
通常水產養殖大棚主要由支撐結構和覆蓋材料組成。支撐結構可以選擇鋼架或竹木結構,而覆蓋材料則可以選擇耐候性好的塑料薄膜或玻璃。水產養殖大棚根據實際需要可以選擇不同的形式,如單層大棚、多層大棚等。單層大棚適用于較小規模的養殖,而多層大棚可以充分利用空間,提高養殖密度。跟傳統露天養殖相比,大棚養殖有這些明顯的好處:更有效地掌控環境條件,像“溫度”以及“濕度”之類的,其次可以把養殖周期,適當地往前或往后調,這樣在應對市場變化時,就更靈活了,另外還能降低自然災害,對養殖產生的干擾,保證養殖過程能穩定地進行下去。


